欢迎访问范文大全网!

童年的冰棍儿

分享 时间: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

童年里的冰棍,是否成了内心深处永远不化的甜蜜记忆!

童年的冰棍儿

童年的冰棍儿【1】

还没到盛夏,家里的冰箱里已经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冷饮。

看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吃着冒着丝丝凉气的冰淇淋,我的思绪不禁地飘飞到遥远的童年……

夏天吃冰棍,是童年里最奢侈,也是最幸福的事儿。

正午时分,烈日当空,大人们都昏昏欲睡,可是我们这群小孩子却丝毫没有睡意,竖着耳朵,只为捕捉一声村头传来的透着丝丝凉意的吆喝声:“冰棍……卖冰棍咯……”在我们的望穿秋水中,卖冰棍的小贩骑着自行车来了,车后座上捆绑着一个木箱,箱子里铺着一圈厚厚的棉被,里面整齐地码着几层冰棍。

木箱上还拴着一块小木块,掌心大小,像古代戏文里官老爷的惊堂木。

贩子进村的时候,他一边用木块有节奏地敲打着木箱,一边大声吆喝,声音洪亮而悠长。

一听到这诱人的吆喝声,小孩子就赶紧缠着大人去买冰棍。

一旦得到大人的'应允,便兴奋得鞋也顾不上穿,光着脚踩着炽热的地面,一溜烟冲出了家门。

卖冰棍的木箱旁,早已围上了一群小孩子,一个个把钱高高举过头顶,争先恐后地向前挤着。

“别急,别急,大家都有份。”小贩一面安慰着这群“泥猴”,一边打开箱盖,掀开裹着的棉被,拿出冒着白气的冰棍一一递给大家。

小孩子接过冰棍,小心翼翼地把包装 纸撕掉,却舍不得扔,用舌头舔舔,因为上面还沾着不少甜味呢!然后把冰棍小心地含在嘴里,让那甜香味慢慢弥散在唇齿间、味蕾上,最后凉到心底……这时,在我们这群孩子眼里,空气中似乎流淌着一缕凉爽的风,顿觉暑意全消。

但是,很多时候,囊中羞涩的大人们并不舍得花钱。

只有被孩子纠缠不过,才偶尔买支最便宜的老冰棍,让孩子解解馋。

为了吃上冰棍,我们绞尽脑汁。

下河摸鱼捉蟹,拿到集市上卖;到处捡废铜烂铁,积攒了换钱;到野外挖香蒲子,卖给药店。

烈日炎炎,我们汗流浃背,身上晒脱了皮,却毫不在乎,只为换来几支渴望已久的冰棍。
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冰箱冰柜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,推着车子卖冰棍的小贩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。

饮料的品种也层出不穷,口味更丰富多彩,想吃冷饮也不需要绞尽脑汁想尽办法。

但是,现在吃冷饮总找不到儿时那种甜蜜的感觉。

粗茶有味【2】

母亲喜欢自己做茶叶,并把它叫做粗茶。

母亲没读过书,用词却非常得体,和那些正宗茶叶比,母亲做的茶叶确实有些粗糙。

我家菜园的地磡边上有几棵茶树,每年四五月间,母亲便趁闲把树上的嫩叶摘来做成茶叶。

母亲做茶叶很简单,几乎不要什么工序。

把新鲜的叶子倒在锅里,用大火慢慢地炒。

为了保证茶叶炒得恰到好处,还要一边不停地捧到手上轻轻揉搓,直到茶叶炒干为止。

炒干之后,将茶叶铲起放在案板上,用布巾捂住,捂上几个小时,捂出汽水后,茶叶便成了褐红色,再把它晒干,便可以用来泡茶喝了。

那年头生活过得艰难,母亲做的茶叶除了自己用外,多的便卖给收购站。

好的茶叶二三元钱一斤,而差的只有六七毛钱。

为了能多卖点钱,母亲做茶叶时非常细心。

她把一些叶梗和老的叶片一一拣掉,然后慢慢地在锅里炒,直炒得茶叶泛出阵阵清香。

炒茶叶时,锅里温度很高,因为要不停地搓揉茶叶,母亲的手掌被烫得通红通红的。

由于经常这样揉搓,母亲的手掌也被浸染成了乌黑色,很长一段时间都洗不掉。

不过,有了母亲这双乌黑手掌做出的粗茶,用它换点钱来补贴家用,日子便不那么窘迫了。

母亲做的茶叶虽然粗糙,但她却非常珍惜,每年都会存起一点,成为陈茶叶。

母亲说陈茶叶性好,特别能提神。

记得中学毕业那年,我全心冲刺中考,显得有些憔悴。

每个周末回家,母亲便用陈茶叶加冰糖炖两个土鸡蛋给我补身体,那样我的精神果然好多了。

中学毕业,我顺利考上了师范,成了村里解放以来第一个考出去的人。

出来工作后,我也喝过一些名茶,甚至有过品茶的经历。

坐在一套精致茶具边上,看到主人悠闲地烧水冲泡,然后用兰花指般的手型,轻轻拈起小小的茶盅,凑到嘴边细细品茗。

不过我总习惯不了那种方式,而是喜欢那种所谓的“牛饮”。

我最难忘记那种场景:在大热天,母亲每天都会用自己做的茶叶泡上一大罐茶等它凉却。

由于茶叶放得很多,这茶呈现出褐红色,泛出清淡淳朴的香气。

中午干活回来,口渴得不得了,从茶罐里倒上一大碗,仰头“咕噜咕噜”灌到肚里,瞬间一股凉气透彻全身,那个爽劲真是无法形容,于是“咕噜咕噜”再来一碗。

当然,那种感受不是置身斗室从容品茶的人可以体会得到的。

如今,我喝的依然是母亲做的粗茶。

这些茶叶虽然有些粗糙,但对我来说却是那么的甘醇香厚。

每当我用这些茶叶泡上一碗浓茶时,总会想起母亲做茶叶的场景,还有她那双被茶叶浸染的乌黑手掌。

远去的搓衣板【3】

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,打我有了记忆时,就记得农家人家家都有一个搓衣板,是女人们用来洗衣服的。

最早的搓衣板是木头做的,一般选用木质坚硬、纹理细、能耐水的木头来做,市面上松木和柏木做成的洗板最为常见。

搓衣板长短不一,长度一般在四十厘米到八十厘米,宽三十厘米到四十厘米,厚在三厘米左右。

搓衣板两头一般都留有平坦部分,中间刻有30多个沟槽。

有的搓衣板上的沟槽有两种,一头是宽槽,是用来洗粗布厚衣服的,一头是窄槽,是用来洗面料柔软的衣服和床单被面等。

由于搓衣板上有那么多沟槽,直到今天,人们比喻某人长得消瘦时,还会说那人瘦得像个搓衣板,就是指某人肋骨一根根突出,和搓衣板上突出的沟槽一样。

由于搓衣板是女人常用之物,上面又有那么多沟槽,跪在上面会很不舒服,所以,哪个男子如果在外面做了错事,民间至今还留传着一句俗语:“当心回去给妻子跪搓衣板。”

其实,搓衣板主要功能还是用来洗衣服。

那时候,女人们坐在河边,将搓衣板一头高一头低的斜架在河岸边,或架在洗衣盆上,再把用水浸透的衣服放在搓衣板上揉搓,如此洗衣服不但省力,而且洗出来的衣服干净。

一个搓衣板的使用年限大都在二十年左右,大多数人家的搓衣板都用得沟槽磨平了,但依然舍不得丢弃。

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,塑料制品大量出现。

由于木制的搓衣板成本高,还浪费质量好的木材,于是,市面上出现了塑料制成的搓衣板。

由于塑料制成的搓衣板重量轻,便于携带,而且价钱便宜,便很快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普及使用。

社会发展到今天,洗衣机已成为寻常之物,不要说城里人,就连农家人,几乎家家都有了洗衣机。

如今的搓衣板已退出了历史舞台,成为罕见之物。

直到今天,我依然清晰地记得,家乡女人们坐在河边用搓衣板洗衣的情景。

搓衣板,成为那个时代人们辛勤劳作的见证,也成为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美好回忆。

更多

221381